英偉達CEO:美芯片商距離中國供應鏈獨立至少還有十年,AI將在5年內趕超人類
近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出席了《紐約時報》舉辦的 DealBook 峰會。黃輸出了很多觀點:美國芯片制造商與中國供應鏈獨立至少需二十年。美國對中國的嚴格出口管制影響了英偉達的業(yè)務,但中國可能找到獲取技術的途徑。同時,黃仁勛預測人工智能將在五年內達到人類智慧水平……
不怕行業(yè)競爭,已經領先對手十年
初創(chuàng)企業(yè)和科技巨頭一直在爭先恐后地開發(fā)人工智能芯片,希望搶占英偉達的市場主導地位。
但黃仁勛表示,他并不擔心日益激烈的競爭。他說,英偉達已經領先了十年,在2012年就推出了第一臺超級計算機。 五年后交付的這臺機器改變了計算機的工作方式,使它們能夠生成句子、圖像和視頻。
他還說,競爭對手需要時間來迎頭趕上。該公司目前的超級計算機售價為25萬美元,它們有3.5萬個零件,并使用機器人進行組裝,就像組裝電動汽車一樣。
談到最近圍繞OpenAI的混亂局面以及首席執(zhí)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的下臺和復職,黃仁勛表示,他希望事情能夠盡快平靜下來,強調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他說:“我很高興他們達成了一致,我們是一支非常偉大的團隊。這也讓人想起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黃仁勛被要求對不同公司在人工智能市場上取得的成功進行排名。對此,他稱:“我不會給我的朋友排名。我承認,我想這么做,但我不會這么做!
馬斯克是英偉達AI超級計算機的第一個客戶
黃仁勛回憶了自己當年向OpenAI交付“世界上第一臺AI超級計算機”的情景。當時,作為 OpenAI 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尚未離開公司,馬斯克在2017年的一次會議上聽到了黃仁勛對這臺設備的介紹。
黃仁勛稱:“馬斯克聽到了我的介紹,他說,‘我也想要一個’,并告訴了我關于 OpenAI 的情況。當天,我向 OpenAI 和馬斯克交付了世界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美國芯片供應鏈獨立還需要10-20年時間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的系統中有35000個零部件,來自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其中 80% 由臺積電及其供應鏈提供,他們遍布世界各地。“美國還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來實現供應鏈獨立。在一兩年間,這并不是一件能夠實現的事情,供應鏈的獨立性將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目前英偉達也有計劃在美國本土制造芯片。
據了解,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本周就指出,臺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工廠可能是英偉達 GPU 的“第三家代工商”。而在此之前,黃仁勛還曾表示,后續(xù)還會考慮將英特爾作為芯片代工供應商。
美國半導體新規(guī)的影響
對于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新規(guī)的對于英偉達的影響,黃仁勛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自然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我們是一家為商業(yè)而生的公司,我們會盡力與所有人開展業(yè)務”。
中國大陸仍然是最大的芯片市場,英偉達希望繼續(xù)致力于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黃仁勛此前就曾表示:“我們必須開發(fā)出符合出口管制規(guī)定的新芯片,一旦滿足規(guī)定的要求,我們就會回到中國銷售。我們會盡量與所有人做生意。”
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的限制,也進一步刺激了中國努力發(fā)展自主半導體產業(yè)的決心。黃仁勛也還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已有數十公司正在開發(fā)可與英偉達產品競爭的技術,這對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也很不利。
AI可能在5年內超越人類智能
今年以來,受益于人工智能對于英偉達GPU的旺盛需求,推動了該公司股價上漲了近 240%,使得英偉達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半導體制造商。黃仁勛的個人資產也達到了約 400 億美元。
對于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熱潮,黃仁勛認為,如果將人工通用智能(AGI)定義為能夠以與人類智能“相當競爭”的方式完成測試的計算機,那么“在未來五年內人工智能將能夠完成這些測試! 在那之前,他預測企業(yè)將開發(fā)定制人工智能功能來實現特定目標,例如藥物研究或設計半導體。
“英偉達的核心業(yè)務已經依賴人工智能。如果沒有人工智能,我們今天的芯片就不可能實現!秉S仁勛進一步解釋稱,英偉達的H100芯片就是在多種AI的幫助下設計的,“沒有AI,就不能編寫軟件,不能設計芯片,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黃仁勛還表示:“我們意識到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不是芯片問題。這是一個計算的重新發(fā)明。你無法僅通過設計芯片來解決這種新的計算方式。計算機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