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聯謝超:AIoT賦能將加速構建智慧城市
隨著智慧城市的不斷演進,城市科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也逐漸凸顯出來,智慧社區(qū)、智能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物流等細分領域經過多年摸索,已取得顯著成績,不過在安全鏈接、智能化升級、多維數據融合、場景應用創(chuàng)新等方面仍存在可優(yōu)化之處,那么,我們該如何優(yōu)化呢?
為回答這個業(yè)內人士關注的問題,由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 “OFweek2019中國 AI+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于8月10日在上海成功舉辦,此次特別邀請了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謝超帶來了《AIoT智能物聯網賦能智慧城市》的主題演講。
從1993年的互聯網時代到2007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經歷了“人人連接”的演變過程,而從2015年開始,我們進入了物聯網時代。如今人工智能起勢,對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關系該如何看待?謝超認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兩者之間就是靈魂伴侶,我認為,AI相當于我們的大腦,而IoT則相當于我們的神經網絡,兩者完美融合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和價值!
AIoT雙擎驅動下的智能物聯網產業(yè)賦能,將使得產業(yè)升級加速。謝超表示,“深度學習,精確算法等加速物聯網行業(yè)落地應用;而萬物互聯,超大規(guī)模的數據為深度洞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因此,我們需要把城市劃分為不同的小模塊,逐步構建成出不同領域的智慧模塊,才能最終構建出智慧城市的藍圖。
具體到實際情況來看,城市級移動物聯網,主要有智慧城市橋梁監(jiān)測、智慧城市井蓋監(jiān)測、智慧管廊建設、智慧管網建設、智慧中水建設、智慧河道建設、智慧園林建設等幾大方向。
而在城市級智能物聯網方面,人工智能城市體系以透徹感知、深度互聯和智能應用為基本特征,構建一個融合的自感知、自調節(jié)系統(tǒng),包含感知、傳輸與互聯、智慧處理與反饋以及信息流、控制流、知識流、價值流的協(xié)同優(yōu)化城市群體系。
此前不久,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粵港澳大灣區(qū)規(guī)劃綱要》,其中對智慧城市的發(fā)展給出了明確信號:建成智慧城市群。
從發(fā)展歷史來看,特斯聯緊密貼合國家對智慧城市發(fā)展要求。特斯聯是光大集團重點打造的五張名片之一,以“AIOT閉環(huán)”挖掘新經濟價值洼地,發(fā)揮央企品牌與資源之獨特優(yōu)勢,做國之所需,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場景服務商。2015年12月成立至今35個月,特斯聯已進入30 個省份84 個進入城市累計8357 個智慧項目。
特斯聯目前已依次推出了人口、能源、消防、服務機器人等方面的先進產品及解決方案,并快速落地于各場景中。目前,特斯聯的主要應用場景有城市社區(qū),商圈,園區(qū),零售,校園,景區(qū),建筑等場所,并創(chuàng)新提出了人口管理、消防管理、能源管理+智慧服務的“3+1”方案。
特斯聯規(guī)劃,未來將通過AIOT技術賦能、品牌賦能、渠道賦能、金融賦能和管理賦能等五大核心能力打造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超級賦能平臺。
“通過場景數據化、數據網絡化、網絡智能化、執(zhí)行自動化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通過AIOT技術賦能傳統(tǒng)領域,從而使傳統(tǒng)城市轉變成智慧城市。”在智能物聯賦能智慧城市方面,首先要實現的就是場景數據化,通過將從傳統(tǒng)攝像頭轉為智能人臉識別攝像頭等單體硬件的升級,實現場景到數據的轉變。這樣就可以實現安防領域從傳統(tǒng)安防到智慧安防轉變,此外還可以在消防領域、制造業(yè)領域、旅游領域、水務領域和智慧校園領域等方面實現轉變。
在演講最后,特斯聯通過展示特斯聯和上海田林十二村的城市物聯項目的案例,用實例講述特斯聯目前已構建的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為核心構建云+霧+端的完整產品體系,以及在AIOT解決方案方面已形成的5大產品線的AIOT智慧化解決方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